本文简化字版由OpenCC转换
2014年9月,我来到了瑞士苏黎世工作,一直到上个月离开搬到纽约为止,我在瑞士待了大概一年半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体验了在号称全球最发达的国家生活,并且趁机游历了欧洲几乎所有国家,留下了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
缘起瑞士
说起是我怎么来到瑞士的,还要追溯到2013年夏天我在英国伦敦Facebook实习的经历。那是我第一次去欧洲,在去英国之前,我先自行办了一个申根签证,买了一张火车通票,两个星期内去了德国、捷克、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多个城市。不得不说,欧洲是一个非常适合年轻人背包旅行的地方,城市密集,文化多样,对年轻人友好,几乎所有地方都是公共交通可达的。我在路上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有意思的人,可谓是让我第一次大开眼界。
在英国实习完回到国内,我参加了一些面试,最终发现最令我心动的职位是Google苏黎世的软件工程师。其实我这么选择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的H-1B签证需要抽签,而且以本科学位抽中的概率低于三分之一,更何况4月提交材料的时候我还没毕业。清华大学规定比较严格,不像北大或者上海西南某高校一样给学生开后门发「预毕业证明」,于是我索性就不抽签了。除了苏黎世以外,我其实还有伦敦的机会,但是考虑到英国不是申根区,而且「孤悬海外」,不如「欧洲的十字路口」瑞士,就放弃了这种选项,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世界上最难进的国家
其实我申请瑞士工作签证的流程相当顺利,而且从头到尾没花多久,以至于让我产生了一种瑞士很好去的印象。但是几个月后,我就看到了一个新闻,说是瑞士收紧了对欧盟公民移民的政策,甚至引起了瑞士和欧盟之间的紧张关系。等我到了瑞士没过几个月,瑞士对非欧盟公民的工作许可也收紧了,要求申请人至少有三年被认可的专业工作经验,这相当于堵死了我走过的这条路。我可谓是幸运的最后一批能去瑞士工作的毕业生。等我到了瑞士,我告诉了一个我在清华认识的德国朋友,他是慕尼黑人。他知道我在苏黎世的Google工作以后,大呼我一下子完成了两个「最难」,去了世界上最难去的公司「Google」,进了世界上最难进的国家「瑞士」。
稀里糊涂地来到了瑞士,才发现这个地方比我想象的要更厉害。瑞士不是欧盟(EU)成员,不是欧洲经济区(EEA)成员,一直到2008年以前都不是申根区,甚至2002年才加入联合国。瑞士加入申根区和联合国都是全民公投以略微过半数通过的,至今还在瑞士国内存在争议,有政党一直积极寻求退出申根区和联合国。瑞士简直是孤立主义的典范,堪比一战前的美国。瑞士号称「永久中立国」,在二战中整个欧洲都被摧毁的背景下幸免于难,如今还有全民兵役制度,所有20岁到42岁男性都要服役,首次服役15周,此后一直到42岁每两年参加20天的复训。由于瑞士坚持孤立,瑞士在这次欧洲涌入的难民危机中独善其身,因为不是欧盟,所以没有接受难民的义务,再加上本来中东移民就少,而且福利比较低,难民也并不是很愿意来。
绝对中立
关于瑞士的「绝对中立」,很多历史学家甚至瑞士本国人都是持怀疑态度的。瑞士在二战期间和战后一直宣传正是由于瑞士的中立地位,才使得瑞士免于战火袭击。但瑞士其实以其军事实力,并不能保证它不被纳粹轻而易举地攻陷,事实上希特勒早就制定好了一周拿下瑞士的作战计划。瑞士真正免于战火的原因,其实是为纳粹提供资金支持,破解盟国的经济封锁,从这个角度看来,瑞士应该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负担必要的责任。
瑞士是不是闭关锁国呢?是,也不是。从移民的角度来说,瑞士的确是闭关锁国,因为它有着高得吓人的移民门槛,想要获得瑞士的永久居留权或者国籍非常困难。瑞士除了要求住满12年(比欧洲其他国家长得多),还有苛刻的融入要求,譬如居住社区的「全民公投」来判断你是否已经「融入了瑞士生活」。
但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瑞士的开放程度在西方前列,尤其欢迎外国人来投资(藏匿资产)。瑞士产品向全世界各地出口,而且是全世界极少数几个可以对中国实现贸易顺差的国家之一。
瑞士人对移民的态度,总体来说是感情上不欢迎,但理智上接受。瑞士是一个直接民主制国家,国家大大小小事情都要全民公投,所以几乎每个瑞士人都有相当不错的政治素养。为什么理智上接受外国人,是因为瑞士人清楚,瑞士的产业依赖外国劳动力和投资,尤其是专业人士。作为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小国,瑞士是怎么撑得起这么多高技术产业,包括制造业、金融业和信息科技产业,无非是依靠了全世界各地的人才。如果瑞士没有能力吸引这么多外国人才,那么它的产业不可能如此繁荣。而在情感上,瑞士人和外国人有相当的隔阂,哪怕是瑞士德语区的瑞士人,也和德国人有非常大的不同。意大利语区的瑞士人更是对意大利一点好感都没有。和全世界的小国一样,瑞士对周边大国一直有一种恐惧感,小心地平衡和各国的关系以保证自己的利益。几乎所有瑞士人都信奉「瑞士是瑞士人的瑞士」这样一种理念,外国人在瑞士理应被当作二等人对待。这种心态有点像迪拜本地人对外国人、香港人对中国内地人的态度。
瑞士的人口统计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在瑞士800万人口中,有大约200万是外国人,相当于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个现象一方面说明了瑞士经济强劲,对外国人有极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又说明了外国人很难加入瑞士国籍,以至于工作了大半辈子以后还是外国人。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瑞士的移民主要来自欧洲其他发达国家,譬如意大利人占了移民的15.3%,其次是德国人14.9%,葡萄牙人13.1%。而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则是来自更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除了入籍困难,瑞士外国人多还有一个原因是瑞士国籍对欧盟公民缺乏吸引力,因为欧盟护照已经够用了。但是近期德国在考虑开始效仿美国,对所有公民进行全球收入征税,如果能够实施,那么将会给许多在瑞士的欧盟公民以动力加入瑞士国籍。
瑞士人的瑞士和外国人的瑞士
我从来瑞士的第一天起,就没有打算在瑞士永远住下来,我的许多其他国家的同事也有类似的想法。瑞士虽好,却并不适合所有人。由于瑞士少女峰、琉森等景点已经被中国游客占领了,所以我的长相会被陌生瑞士人当作中国游客。当我告诉我是在苏黎世工作的时候,瑞士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哦,那你工作到什么时候走啊?」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答复,但是这毕竟是瑞士人的瑞士。
虽然出于礼貌,瑞士人不论你的长相,打招呼第一句话总是要用瑞士德语说的,如果发现你不懂,再说标准德语,如果还是不懂,才切换到英语。我的一个德国同事向我抱怨过,尽管它语言没有任何障碍,但是因为不是瑞士德语口音,还是很难交到瑞士的朋友。他在苏黎世好几年了,认识的朋友还都是德国来瑞士的移民。苏黎世这样一个外国人比本国人多的地方,整个社会还是被分为了外国人和瑞士人,两方很难交流。
瑞士人对本国人的优待(对外国人的歧视)随处可见,而且不存在美国一样的「政治正确」的观念。拿我个人经历来说,在苏黎世租房简直是一部血泪史。我从到瑞士第一天就开始四处看房,基本见到合适的第一时间就申请,差不多申请了四五十个公寓,结果全部被拒绝了。在瑞士租房,需要先申请,经中介初步筛选后,房东来面试申请者,只有面试通过了,才能签署租约。我发出的四五十个申请中,得到回复的有十几个,被请去面试的只有三个,然后面试全部拒绝。相比之下,我的瑞士同事租房只申请了一个,然后就面试通过了。对我来说,在苏黎世租房绝对比找工作要难好多倍。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在自由市场中是不应该存在的。没错,租房是被瑞士政府严厉管制的极少数产业之一,有复杂的保护租客的制度和价格控制。由于房东无法任意涨价,导致申请者数量过多,房东只好通过其他条件,譬如个人好恶来筛选房客。在我看来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只有市场才能保证对任何人无论任何条件(除了钱多少)一视同仁。而在瑞士人看来,如果完全靠市场,那么瑞士房地产就会成为全球富豪的投资玩具,瑞士本国穷人就都无家可归了。比起有投票权的瑞士人无家可归,不如让外国人无家可归吧。
上次修改时间 201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