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the Void
BYVoid
瑞士旅居記(三):東歐的民族圖譜

歐洲除了拉丁和日耳曼兩大民族,還有斯拉夫人和其他許多民族。斯拉夫人是歐洲人口最多的民族,沒有斯拉夫人,歐洲的民族圖譜黯然失色。起初在來到歐洲之前,我對歐洲的民族並沒有什麼很詳細的瞭解,尤其是大片東歐土地,簡直是黑洞。經過一年遊歷,我終於去過了歐洲除了白俄羅斯以外的所有國家(包括事實獨立的科索沃和德涅斯特河沿岸)。這些國家、民族各有各的歷史,各有各的語言,各有各的文化,其中宿怨情仇、箇中究竟,畢竟是不吐不快。想要理解歐洲十字路口上武裝中立的瑞士,不能不先理解歐洲的民族。於是在我「瑞士旅居記」系列文章中,插入這樣一篇。

1923年歐洲民族圖譜

如果說日耳曼人和拉丁人聚居的地方就是西歐,那麼廣袤的東歐則幾乎是斯拉夫人主導的地盤。斯拉夫人可以劃分爲東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也就是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西斯拉夫人包括了波蘭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南斯拉夫人的構成是最複雜的,包括斯洛文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波斯尼亞人、黑山人、馬其頓人和保加利亞人,其中關係最爲複雜。

拜占庭的繼承人——全俄羅斯

斯拉夫人最大的族羣是東斯拉夫人,也就是所謂的全俄羅斯:大俄羅斯、小俄羅斯、白俄羅斯:(the Great, the Little and the White)。大俄羅斯是現在的俄羅斯,主要是莫斯科公國擴張而來。小俄羅斯是烏克蘭,雖然在領土上一點也不小,只是相對大俄羅斯比較小而已,其首都基輔是東斯拉夫人的最早國家基輔羅斯發源地。基輔羅斯長期被北歐人統治,因此俄羅斯人與北歐日耳曼人有着複雜的淵源。白俄羅斯(Belarus)的中文名稱既是意譯,也是音譯,其中Bela意思就是白色,與貝爾格萊德(Beograd)「白色城市」的Beo同源。

東斯拉夫人使用文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希臘傳教士聖西里爾與美多德發明了格拉哥里字母,後來相傳其弟子又根據希臘字母改進了格拉哥里字母,於是被稱爲西里爾字母

東斯拉夫人,確切得說,是使用西里爾字母的人信東正教,譬如俄羅斯、馬其頓、保加利亞。東正教曾經是拜占庭帝國的宗教,在中世紀的一千年中一直號稱繼承了羅馬帝國法統。在十五世紀,拜占庭帝國終於在奧斯曼突厥人的屢次征服中覆滅,昔日的世界第一大都市君士坦丁堡變成了突厥人的伊斯坦布爾。俄羅斯自認爲是拜占庭的正統繼承人,自封爲新的東方守護者。俄羅斯國旗和國徽中的雙頭鷹就是繼承了拜占庭帝國的標誌。此後幾百年中俄羅斯帝國發動了十二次俄土戰爭,最終目標便是收復君士坦丁堡。

俄羅斯雙頭鷹 拜占庭雙頭鷹

有趣的是,包括土耳其在內的許多伊斯蘭國家的國旗上的星月符號,實際上是君士坦丁堡城市旗,最早起源於古希臘,卻成了伊斯蘭教的國家符號。下圖分別是土耳其星月和拜占庭星月。

土耳其星月 拜占庭星月

西斯拉夫與「不會說話的人」

西斯拉夫人分佈在與日耳曼人毗鄰的中歐地帶,包括了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西斯拉夫人從中世紀開始就一直被日耳曼人直接或間接統治,在日耳曼文化的陰影之下。西斯拉夫人採用了拉丁字母,尤其受到德語拼寫影響。譬如,和德語一樣,波蘭語字母w的實際發音是/v/。西斯拉夫人受日耳曼文化影響之深起源於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所謂「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的統治。作爲捷克首都的布拉格,曾經是神聖羅馬帝國最大的都市。

西斯拉夫人和德意志人歷史上長期雜居,如今斯拉夫人居住的波美拉尼亞東普魯士西里西亞波西米亞摩拉維亞,甚至伏爾加河流域都有過大量德意志人。相比當地的斯拉夫人,日耳曼人掌握了更先進的文明,壟斷了當地城市的文化、貿易和工商業。而斯拉夫人則以農民爲主,生活在城市周圍。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德國戰敗以後,在東歐居住的大量德意志人都被強制驅逐到了德國,即便是已經在當地生活了數百年人也不能倖免。數學家歐拉曾經在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長期居住,並且提出了著名的柯尼斯堡七橋問題,由此創建了圖論。現在的柯尼斯堡是俄羅斯在波羅的海沿岸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已經沒有一個德意志人。與之相反的是,西斯拉夫人中的一支索布人,至今還生活在德國的薩克森和勃蘭登堡。

在當時的斯拉夫人看來,這些德意志人完全是講着完全聽不懂的語言的異族。這使得斯拉夫語中德國人被稱爲немецкий(nemetskiy),這個詞的來源是немой(nemoy),意思是啞巴。於是說,德意志人也就是「不會說話的人」了。

從17世紀開始,有許多信奉新教的德意志人大量移民到了美國。這些人大多來自德國南部到瑞士北部的阿拉曼尼亞以及和西斯拉夫人混居的摩拉維亞,最初主要聚集在賓夕法尼亞,被稱爲賓夕法尼亞德裔

南斯拉夫——歐洲的火藥桶

斯拉夫人是從一千多年前逐步進入巴爾幹半島的,慢慢同化了當地的土著伊利里亞人。巴爾幹的斯拉夫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被拜占庭、威尼斯、奧地利等列強不加區分地當作蠻族對待,直到奧斯曼帝國統治了巴爾幹半島的大部分。奧斯曼帝國的治國理念是對不同民族分而治之,實際手段是米利特制度(Millet)。米利特類似於民族自治區制度,但是區別在於沒有固定的地區,取而代之的是民族雜居。在一個雜居了各個民族的地區,每個人都從屬於一個米利特,所有宗教、法律和經濟活動包括徵稅在內都由米利特負責。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幾乎所有權力和義務都下放到米利特,由米利特領袖進行具體裁量。米利特是一個宗教和民族的混合體,主要是通過宗教劃分而不是語言族羣。米利特制度最終導致了民族的分裂。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在奧斯曼統治下,逐漸分化成塞爾維亞人(東正教徒)、克羅地亞人(天主教徒)、波斯尼亞人(伊斯蘭教徒),以及親源稍微遠的保加利亞人(東正教徒)。

除了奧斯曼帝國,巴爾幹半島還有奧匈帝國控制下的斯洛文尼亞人,以及拉丁人控制的達爾馬提亞(Dalmatia)城邦——威尼斯共和國和拉古薩共和國。奧斯曼帝國曾在在亞得里亞海的惟一出海口只有涅姆(Neum),現在是波黑的一部分,把克羅地亞的古城杜布羅夫尼克(拉古薩)變成了飛地。複雜的民族關係和地緣政治使得巴爾幹半島變成了列強角力的競技場,有「歐洲的火藥桶」之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事件就發生在薩拉熱窩(Sarajevo)。諷刺的是,一百年過去了,薩拉熱窩仍然沒有擺脫火藥桶的稱號,如今塞族共和國和波斯尼亞人的緊張關係仍在繼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克羅地亞出身的政治強人鐵托(Tito)在蘇聯的支持下鐵腕統一了南斯拉夫,硬是把有幾百年世仇的各個民族擰成了一股繩。南斯拉夫這個國家解體前,曾經可以這麼形容:

七條國境(意大利、奧地利、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阿爾巴尼亞)
六個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塞爾維亞、波黑、黑山、馬其頓)
五個民族(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塞爾維亞人、黑山人、馬其頓人)
四種語言(斯洛文尼亞語、塞爾維亞語、克羅地亞語、馬其頓語)
三個宗教(東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
兩種文字(拉丁字母、西里爾字母)
一個國家(南斯拉夫)

這種多樣性註定了南斯拉夫從誕生之初就不太穩定,鐵托之後再無第二個「南斯拉夫人」。歷史最終還是讓它以幾場殘酷血腥的戰爭收場,六個加盟共和國陸續解體,只剩下塞爾維亞。即使是塞爾維亞,至今還有科索沃問題(參見我的科索沃遊記)。

二十世紀末的幾場戰爭中,瑞士接收了數十萬來自南斯拉夫的難民。和今天中東難民涌入德國一樣,快速涌入大量難民難以融入當地社會。當年來到瑞士的南斯拉夫難民大多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這些人讓瑞士對南斯拉夫人,甚至是所有斯拉夫人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偏見。一直到今天,斯拉夫人還在瑞士人心目中有着惡劣的印象。

其他民族

除了佔據人口絕大多數的日耳曼人、拉丁人和斯拉夫人這三大民族,歐洲大陸上還許多較小的民族,大致有:希臘人、凱爾特人、烏拉爾人、波羅的人、阿爾巴尼亞人、巴斯克人和突厥人,以及兩個沒有國家的民族:猶太人和吉卜賽人。

希臘人

希臘文明是整個歐洲文明的濫觴,曾經被亞歷山大大帝帶到了遙遠的東方。在希臘人到達印度河之前,佛教是沒有偶像崇拜的,是希臘人的雕塑藝術給佛教帶來的佛像(希臘式佛教)。儘管希臘人創造了輝煌的文明,但是後來卻被羅馬帝國更耀眼的光輝所掩蓋,此後希臘人便一直被其他民族統治。儘管拜占庭帝國後期已經從一個拉丁國家變成了希臘國家,現代希臘直到十九世紀末纔從奧斯曼帝國中獨立纔成爲新的民族國家。一直到二十世紀初,希臘人還廣泛分佈在愛琴海東岸和安納托利亞高原上,尤其是黑海沿岸,譬如特拉比松(特拉布宗)。希臘和後來誕生的民族國家土耳其在1923年發生了一次人口大交換,從此希臘人徹底離開了小亞細亞。

凱爾特人

凱爾特人是如今的蘇格蘭人、威爾士人、愛爾蘭人和布列塔尼人。在羅馬帝國時期,凱爾特人曾經是遍佈歐洲大陸的蠻族,也就是高盧人。高盧人和日耳曼人曾經是羅馬帝國的兩個心腹大患。早在羅馬共和國時期,高盧人甚至攻陷過羅馬城。直到凱撒大帝時期,羅馬帝國纔徹底征服了高盧。當今凱爾特人已經幾乎在歐洲大陸絕跡,只剩下法國的布列塔尼。

烏拉爾人

烏拉爾人除了分佈在俄羅斯烏拉爾山附近以外,還有匈牙利人、芬蘭人和愛沙尼亞人。這個民族被認爲是東方的蠻族,尤其是匈牙利人,和中世紀早期掃蕩歐洲的「匈人」,甚至中國北方的匈奴人都有着微妙的聯繫。

波羅的人

波羅的人是斯拉夫人的遠親,包括了立陶宛人和拉脫維亞人。作爲波羅的海沿岸的弱勢民族,波羅的人長期生活在東普魯士人、維京人和俄羅斯人的陰影之下,在過去一百年內先是被德意志帝國兼併,後是被蘇聯侵吞。

阿爾巴尼亞人

阿爾巴尼亞人是一個講印歐語的古老民族,其語言和其他印歐語相去甚遠。這個民族的起源尚未有定論,但是阿爾巴尼亞人自認爲是羅馬帝國時期伊利里亞人的後裔。有大量阿爾巴尼亞人生活在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和塞爾維亞的科索沃地區,科索沃問題也正是因此導致的。近年來,許多阿爾巴尼亞人選擇渡過亞得里亞海到意大利謀生,加上意大利人口減少,意大利南部誕生了不少阿爾巴尼亞村。

巴斯克人

巴斯克人是西班牙和法國的一個少數民族,生活在西班牙北部和比利牛斯山附近。這個民族起源也沒有定論,可能是伊比利亞半島未被羅馬同化的原住民後裔。巴斯克人有差不多一半人是RH陰性血型,這個比例在所有民族中可謂獨一無二。

突厥人

突厥人除了土耳其人,還有克里米亞韃靼人和信仰東正教的加告茲人。蘇聯解體後,加告茲人也試圖和德涅斯特河沿岸俄羅斯人一樣從摩爾多瓦中獨立,建立「加告茲共和國」。

猶太人

猶太人是講閃含語的民族,與阿拉伯人、埃及人有着密切的親緣關係。猶太人的祖先創立了一神論的猶太教,是亞伯拉罕三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始祖。在基督教化之前,歐洲的印歐民族和印度、伊朗的雅利安人一樣信奉的是多神論宗教。猶太王國覆滅以後,猶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並且在歐洲一千多年來寄人籬下,可謂非常獨特。由於沒有土地,猶太人世代從事工商業,在自然選擇的法則下成爲了最會經商的民族。但也正是因爲刻意與其他民族保持距離,猶太人總是成爲其他民族的衆矢之的。

猶太人對瑞士有着非常複雜的感情。二戰時期,爲了躲避納粹迫害,大量猶太人逃到了瑞士,這些猶太人確實躲過了一劫。但是,瑞士在當時對猶太人非常不歡迎,多數避難的猶太人都被拒絕入境了,甚至還試圖遣返已經入境的猶太人回到德國。二戰中被殺害的大量猶太人在瑞士的鉅額存款至今下落不明,目前還有許多猶太人權利組織在向瑞士追討資產。

吉卜賽人

與猶太人相似,吉卜賽人也是一個寄人籬下的民族。但與猶太人不同,吉卜賽人選擇了另一條生存之道:從事馬戲、雜技、補鍋、乞討等工作。吉卜賽人自稱「羅姆人」,「吉卜賽」這個名字是埃及變來的,因爲歐洲人最早以爲膚色較深的吉卜賽人是從埃及來的。但是最新研究發現,吉卜賽人的祖先可能是印度的賤民(不可接觸者)。傳統文化和基因的不同使得猶太人和吉卜賽人有了截然不同的命運和社會地位。


上次修改時間 2017-06-01

相關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