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去參加了CNode社區在北京的聚會,結識了不少朋友,其中不少是淘寶和阿里的。阿里巴巴在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上可謂走在國內前列,這一點是國內其他互聯網企業不能企及的。我發現技術社區這個圈子內大家都有不少共同特點,就是一旦開始討論什麼感興趣的技術話題,就會不顧旁人的滔滔不絕。除此之外,我還認識了圖靈公司的楊海玲副總編。在Node.js聚會上,楊老師代表圖靈公司爲社區贈送了不少新書。楊老師儘管看起來很年輕,卻已經在計算機圖書出版領域從業超過十年了。在來到圖靈公司之前,她曾經是機械工業出版社下華章公司那一套黑皮的「計算機科學叢書」的出版負責人,將不少英文的經典著作翻譯引進。我相信凡是學計算機相關的對這一套書都不陌生,因爲其中精品太多了——不僅原書是經典之作,翻譯也是絕無僅有的高質量。例如我看過的印象最深的幾本書:
其中《數據庫系統概念》第四版,還有大名鼎鼎的《算法導論》都是當年楊老師一手負責的。
楊老師爲人非常友善,很容易交談。在晚上的聚餐上,我和她聊了不少關於出版行業的現狀。在2005年,包括楊老師在內的原華章公司的一些人一起離開了華章,加入了人民郵電出版社控股的圖靈公司,此後圖靈便成爲了中文計算機圖書出版領域的一顆新星。
說到國內的出版現狀,有不少問題,譬如很多出版社會出版大量二流三流的低質量圖書,內容粗劣,錯漏百出。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爲很多出版社沒有出版精品的能力,而且不願承擔風險,只能靠這些書來充數,以保證一定的市場份額,不至於死掉。圖靈2010年出版了一百多本書,2011年只有幾十本,但力求每一本都是精品,這種做法的風險太大了。儘管如此,圖靈還是希望建立一個優秀的圖書品牌,這樣比起粗製濫造所帶來附加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談到電子書的問題,只能說是勢在必行。隨着技術發展,紙質書籍也許會被淘汰,但電子書最大的問題是版權的保護,而要想做到版權的保護,能想到的有效方法只能是像Amazon做Kindle那樣的平臺,而目前國內無論是人的意識還是基礎設施上,都不具備這個條件。可以說,傳統出版公司如果不做電子書總有一天會死,但做了可能立刻就死,處境十分尷尬。
論及國內外計算機圖書領域的差異時,楊老師告訴我,就編程語言來說,美國和中國流行的語言很不相同。例如在美國,Java類圖書是最受歡迎的,像數據機構教程什麼的都喜歡用Java描述,C++流行程度也就跟C#差不多,JavaScript則是上升最快的,還有Ruby也是一大塊。而在中國,C/C++類圖書一直佔據榜首,各類教程最喜歡講C++,PHP也非常流行,Ruby卻相當罕見。其實這反映了國內外大學教學的差異,以及社區的口碑效應。中國大學幾乎無一例外地教授學生C/C++作爲入門語言,也相當推崇之,而在美國MIT本科生學習的第一門語言早就是Python了。在中國Ruby名聲似乎不太好,總是有人說它慢,所以人們就跟風認爲它慢,而真正因爲它本身的執行效率影響到開發的又有多少呢?
通過和她交談,我不禁對她肅然起敬,如果沒有她這麼多年來辛勤的努力,我根本看不到這麼多優秀的圖書,相信我也不是現在的我,中國整個計算機產業也不是現在的樣子。然而我多年來一直知道機械工業出版社,知道華章、圖靈公司,知道圖書作者、譯者,卻不知道在一本優秀的書背後的編著人員。反而如果一本書很爛,我卻會大罵編輯不負責任。可惜的是,中國出版業像楊老師這樣負責的副總編並不多,只是因爲相較於其他行業,出版業的待遇太低了,不僅是對出版社、發行商,還有作者。如果沒有有效的利益刺激,如何吸引優秀的人才進入出版業呢?
圖靈公司目前90%以上的書都是引進的英文譯著,而國內作者原創的圖書極少,爲何這樣呢?坦白地說,國內優秀的作者太少了,但國內市場卻恰恰需求國內原創的優秀著作,因爲一者是國內原創圖書更貼近於國內讀者的需求,二者是對於快速變化的新技術來說,譯著時效性較差。所以楊老師近年來工作從引進譯著轉變爲了發掘國內優秀原作,以求更上一層樓。
上次修改時間 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