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the Void
BYVoid
中美洲行记(一):关于中美洲
本文简化字版由OpenCC转换

为何要去中美洲

中美洲并不是游客通常造访的地区。

与北美洲和南美洲相比,中美洲的存在感不高,却往往出现在政变、贩毒、黑帮与灾害之类的新闻报道中。打开地图,中美洲是一片狭小又破碎的领土,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七个小国。在这片不大的地区之内,中美洲又杂糅了玛雅、西班牙、加勒比等地异质的文化。

即使对美国人来说,它也是一片遥远而陌生的领土。在美国的新闻中,中美洲经常涉及移民问题。在美国的非法移民群体中,来自中美洲的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据估计,可能有超过200万的非法移民来自中美洲,约占所有非法移民的五分之一以上。他们的数量庞大,而且习惯于以家族和同乡为纽带结社,时常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共和党保守派经常强调来自中美洲的帮派组织已经渗透进美国,以此为由,一些政客甚至将所有中美洲人,乃至整个拉美群体都污名化为黑帮分子和毒贩。

中美洲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带著这份好奇,我在过去几年里多次前往这个地区,亲身探索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去中美洲旅行并不容易。第一大障碍是心理上的,查看各种暴力犯罪排行榜,中美洲各地经常名列榜首,前去这样一个地区必然要克服恐惧。其次,对于中国人来说,中美洲各国的签证也是一大麻烦,主要源自中国大陆与海峡对岸的政治角力。中美洲的小国经常在中华民国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反复无常。第三,中美洲多数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比较差,尤其是如果不能熟练掌握西班牙语的情况下,旅行并不容易。由于这些原因,在前往中美洲之前做足功课就成了一件必不可少的事。

什么是中美洲

到底哪些地方算作中美洲?中文里的中美洲,一般是对应了英文的「Central America」,这是一个地理概念。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美洲,英文是「Mesoamerica」。

地理上的中美洲

地理上的中美洲(Central America),指的是位于北美州与南美州之间的这片土地。虽然现在我们认为规定了南北美以巴拿马运河为界线,但这样的划分其实只是想象中的。中美洲是一个过渡地带,连接了南北美,其范围可根据不同标准分为三个层次:

狭义的中美洲:通常指的是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这四个国家,构成了中美洲的核心地区。

一般意义上的中美洲:除了核心四国,还包括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伯利兹。这七个国家通常是现代地缘政治意义上的中美洲。

广义的中美洲:基于文化与历史的原因,墨西哥南部的一些州偶尔也会被纳入中美洲范围。甚至加勒比海的岛国,有时也会被包括在内。

中美洲

文化上的中美洲

文化上的中美洲包括美索美洲(Mesoamerica),美索(meso-)是希腊语词根,表示在两者之间。美索美洲一个历史与考古学的概念,通常包含墨西哥南部与尼加拉瓜之间的地区。这个区域内曾诞生过奥尔梅克文明、玛雅文明,以及阿兹特克文明等辉煌的美洲文明。美索美洲拥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如金字塔建筑、象形文字与历法系统,以及相似的农业与宗教习俗。

今天的中美洲由于各国历史、政治、经济、人口各异,已经不能用历史上的美索美洲文明来概括了。

各自为政的历史

中美洲的历史可谓错综复杂,自古以来就是不同文明更迭与演变的交汇之地。这片土地曾孕育出辉煌的古代文明,但也经历过多次兴衰,受到天灾、气候变迁以及其他未知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城市和文化中心在兴盛数百年后突然被废弃,然后又在几百年后重新被开发。这样的周期性兴衰在中美洲的历史中极为常见。例如,考古学家经常发现某个遗迹可能建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被人类居住了几百年后突然荒废,而后在几世纪后又重新被另一个文明占据并发展。这样的历史反复上演,显示出这片土地的文明演进并非线性发展,而是充满断裂与复兴的特征。

当哥伦布航行至美洲后,西班牙帝国开始在美洲建立殖民统治,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统治体系——新西班牙。然而这一过程在中美洲并不顺利,因为中美洲从来都不是一个单一文化或统一政权的区域,而是由众多不同的民族和文明组成。西班牙人试图强行统治这片土地时,遇到了来自当地各个族群的激烈抵抗。与南美洲的印加帝国及北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不同,中美洲的政治版图更加分散,玛雅城邦、阿兹特克附庸国、地方贵族势力等各自为政,使得西班牙人无法通过一次决定性的战争就彻底掌控这片地区。因此,中美洲没有像科尔特斯和皮萨罗那样的传奇征服者。

地理、气候与人口

如果仔细观察今日中美洲的地理和人口分布,就会发现这片土地的多样性——有山脉、谷地、高原、活火山、热带雨林、以及两个大洋的沿海平原,地形错综复杂,微气候交织。这样破碎的地理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因此历史上中美洲并没有整合为一个政治实体,即便在西班牙统治了数百年之后,各地区依然难以有效沟通,保持了高度的区域性文化差异。

中美洲海拔

「西高东低」的人口密度

如果观察中美洲的人口密度地图,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中美洲在地理上是一片连续的陆地,但人口的分布却十分不均衡。中美洲的西海岸,即太平洋沿岸地区,人口密度远远高于东海岸的加勒比海沿岸地区。

中美洲的太平洋沿由于地势较高,气候相对干燥,自古以来就适合农业发展,有许多古代农业文明。西班牙殖民时期,这里也成为殖民者定居与发展经济的主要区域,城市化程度较高,形成了今日人口密集的格局。这里有很多主要城市,包括危地马拉城、圣萨尔瓦多、特古西加尔巴、马纳瓜、圣何塞与巴拿马城。

相反,加勒比海沿岸则以热带雨林为主,地形低洼而崎岖,气候湿热。这使得大规模农业与城市发展较为困难,因此至今仍然人口相对稀疏。在一些沿海地带,有大片的几乎无人区,尤其是神恩角(Cabo Gracias a Dios)和蚊子海岸(Mosquito Coast)周边。这个区域内最大的城市是洪都拉斯的圣佩德罗苏拉(San Pedro Sula),以大型香蕉种植园起家。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大城市了。

中美洲人口密度

梅斯蒂索人与加里富纳人

中美洲各国与人口密度的差异伴随的是不同种族的分布。中美洲的人种并不都是很多人刻板印象中的印第安与欧洲人的混血儿,而是混血、纯原住民、加勒比黑人更复杂的混合。

在人口较多的西部,主要居民是梅斯蒂索人(Mestizo),即原住民与西班牙殖民者的混血后裔。此外,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大量纯粹的西班牙人后裔,以及未与西班牙文化融合的原住民族群。例如危地马拉的马雅人后裔至今仍然讲马雅语,保留着许多传统文化。梅斯蒂索人的主要语言是西班牙语,承袭自新西班牙殖民地的官方语言。天主教传教士对西班牙语的普及功不可没。

而在人口稀少的东部,当地的种族组成则更加多元化。除了热带雨林的原住民外,这里还有大量带有西非血统的族群,来自于跨大西洋奴隶贸易。黑奴最初被贩卖到加勒比海的群岛,随后又被贩运到中美洲加勒比海沿岸的种植园,逐渐与当地原住民混血,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族群——加里富纳人(Garifuna)。加里富纳人有自己的语言——加里富纳语,这是一种原住民语言。由于大部分加里富纳人都生活在西班牙语国家,大多同样也讲西班牙语。

下一篇,我会根据我的经历和见闻,讲述中美洲各国的情况。敬请期待。


上次修改时间 2025-11-11

相关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