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简化字版由OpenCC转换
2020年3月14日,东京的樱花季即将到来,这一天却气温骤降,还下起了大雨。本来很早之前就预订了周末去迪士尼,甚至都用希尔顿点数兑换了东京湾希尔顿的住宿了,但遇上了闭园。于是我就改道前往房总半岛,登上了锯山,最后又乘渡轮渡过东京湾。
高轮入口和闭园的迪士尼
这是东京山手线的新站「高轮入口(高轮ゲートウェイ)」开业第一天。虽然由于疫情的考虑开业庆典取消,但车站还是聚集了不少人来观看。我从涩谷站出发,使用「指定席券卖机」专门买了单程纸质车票留念。车站的设计明亮通透,有日本现代设计感。

实际上车站里人比我想像的少一些,毕竟可能还是因为天气恶劣,而且病毒确实让人不安。虽然日本并没有宣布全国性的紧急状态,但是东日本旅客铁道已经开始「自肃」,取消了原本计划的开业仪式。车站外倒是排队购票的人不少,可能都是为了在第一天买上一张从新站出发的票留念吧。我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在雨中排上3个小时,就为了开业第一天买一张印有该站出发的车票。难道像我一样从别的站买一张到这里的单程票不好吗?

说到这个站假名汉字混合的名字,真的是有些争议。日本人也不习惯这样的汉字和片假名混合的站,尤其还是在日本几乎最古老的铁路山手线上。不喜欢的理由很多,在Google地图的评论上就可以看到各种负面评价。站名过于长还给印刷排版带来不便,与山手线上其他站名格格不入。虽然日本大众普遍觉得夹杂片假名书写的英文很「御洒落おしゃれ(时髦)」,但也并不可以不分场合使用。在十分传统的正式场合,还是以汉字为本位。
另一个不寻常的地方是入口牌匾上的衬线体文字,这也和其他车站的风格很不一样。实际上不仅仅是车站,日本在招牌上的文字一般都是无衬线体。这个设计只能说算是,别具一格吧。

尽管不在大众的舒适区内,高轮入口招牌整体的设计还是过关的。有人据此改图揶揄中国铁路的审美水平。

高轮站内部空间设计很好,大家还是普遍给予好评的。
离开高轮入口,我去了京叶线上的舞滨。之前预订了希尔顿东京湾住宿,本来想沉浸式体验一下的。但不巧的是遇到迪士尼乐园停业的开始,我在东京两年后第一次去东京迪士尼的计划就这么流产了。不过,也算是正好有机会看看空无一人的迪士尼周边。京叶线到舞滨后,可以换上迪士尼环线,果然几乎是空无一人。到车上之后倒是发现还有几个人,不知道是专门来观景的,还是不知道当天迪士尼闭园了。

宾馆内虽然人不多,但有两场「御两家结婚披露宴御席」。下午时分,气温竟然降到了零度,天上飘起了雪花。东京的三月中旬极少有这样的天气。
房总半岛之锯山
一早醒来,乌云散去,阳光射入窗内,窗外的海景格外明艳。

本日的计划是绕千叶半岛旅行,千叶半岛离东京只是一水之隔,中央还有跨海大桥。我在东京生活两年,已经去过了全部的47个都府道县,却竟然也没有来过近在咫尺的南千叶。虽然只与大东京有一水之隔,南千叶的人口密度却相当低。日本在泡沫时代修建了东京湾跨海大桥,以期对岸的发展,可惜没有任何效果,南千叶的人口还在继续减少。这让个现象我想起日本修筑新干线,本来是期望改善跟东京的交通以后能够活化地方经济,实际上确实加强了东京对地方的虹吸作用。
千叶半岛也叫房总半岛,取名自安房、上总两令制国,其中安房是半岛南部,上总是半岛北部。
安房国与四国岛的阿波国日语训读完全一致(あはのくに)。根据平安时代神道教著作《古语拾遗》的说法,阿波国忌部氏乘黑潮来到此地向「东国あづまのくに」开疆,根据其故地阿波将此地命名为同音的「あは」,又选择「安房」二字来训读,取其字义,所以安房与阿波同音。不过,这只是为广泛流传的说法其一。奈良时代以来设立的令制国地名训读系统非常复杂,原因是当时日本引入汉字不久,规则还相当随意,日语语音本身也和后世不同,再加上后世又总会有穿凿附会的说法,以至于研究如同雾里看花。
我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上总国一之宫「玉前神社」。一之宫与国分寺不同,并不是中央王权指定的,而是令制国内最有历史,被公认赋予权威的神社。一之宫并不一定规模很大,比如这个玉前神社就不算大。

简单看过一之宫后,我继续乘外房线列车一路直达安房鸭川站,然后在这里换了内房线。外房和内房指的是房总半岛相对东京湾的内外,铁路线以安房鸭川为界。在火车上慢慢开到了滨金谷站,我从这里下车去我的下一个目的地:锯山。滨金谷车站临山靠海,站在天桥上面看线路,风景很不错。这当然排不上日本最美的车站,不过由于天气晴朗,还是令人心旷神怡。

锯山以江户时代的采石场闻名,山上还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名为「乾坤山日本寺」。以国号「日本」为寺名并不多见,一定来头不小。锯山有登山索道,入口距离火车站步行大概要15分钟。走到入口我才发现索道竟然大排长龙,远远超出了预料。由于人多,经营方直接将索道连续运转了,不再按照时刻表发车,所以还是比想象中要快一些。

乘缆车到山上之后,眼前就是一个瞭望台,可以总览东京湾海景。瞭望台旁边还有一个小型的资料室,里面展出了一些锯山的历史资料。

瞭望台距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大约二十多分钟可以到山顶。锯山最著名之处就是山上的采石场遗迹(石切场迹)。因为山石是凝灰岩,十分适合用作建筑材料,所以从江户时代大名就开始在这里采石。采石场遗迹宛如锯齿,因而得名锯山。锯山位于安房国,因此锯山所产的石材又有「房州石」之名。山上大量的采石场一直到昭和末年才停用,期间所采的石材被广泛用在东京各处,如早稻田大学、靖国神社,还有东京湾要塞。
行走在山间,可以清晰地看到岩壁上采石的痕迹。


山顶有几个突出观景台,从这些观景台可以看到竖直切开的岩壁。从这么高的地方取石材运送下山真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工程。

从山顶下山,有另一条道路可以通向日本寺。日本寺始建于奈良时代,历经千年一直是安房国的佛教胜地。然而在1939年,大部分建筑毁于一场大火,跟当时「废佛毁释」运动不无关联。寺内中心有一座1783年雕刻的石制大佛。大佛在几十年前重修过,现在看起来维护十分良好。

大佛附近还有一棵1989年植下的「圣菩提树」,现在已经被移栽到书院。这棵树是当时印度政府特别从佛陀大彻大悟之地菩提伽倻移植过来的,旁边还有一座「四狮子像初转法轮石柱」,以表示日印友好。

看完日本寺之后,要原路返回山顶才能下山。下山前看到岩壁观景台人流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排起来了更长的队伍。

我从后山徒步下山,大概用时40多分钟才走到海港边上。回程我选择坐船横渡东京湾,欣赏海上风景。

大概半个小时后,船到达了对岸的横须贺久里滨,此时夕阳已经开始渐渐西沉。我坐上了京急电车,返回东京,一天的旅行就此结束。

日本漫游系列文章
上次修改时间 2020-07-15